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對話”是當今時代的“聖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中穆網    作者:丁士仁 譯
熱度5743票  瀏覽784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4年6月30日 15:56

文/阿里•朱瑪(埃及)      譯/丁士仁

譯者按:本文是埃及前任總法官阿里•朱瑪在2014年6月9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的“多元文化中跨宗教關係”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應譯者的要求,作者允許將此文翻譯成中文,以各種形式發表,以饗中國穆斯林大眾。

本文闡述了三個基本觀點:第一,“聖戰”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在和平時期,特別是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為了保證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與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開展基於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的“對話”是當今時代最需要的“聖戰”;第二,伊斯蘭世界的問題,應該從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外來的方法“不服水土”。純正的伊斯蘭教義是解決穆斯林問題的最有效的途徑。第三,權威的錯位,是導致伊斯蘭世界混亂的根源之一。一些一知半解的非專業人士越俎代庖,曲解教義,誤導他人,給伊斯蘭和穆斯林帶來了損失。因此,一定要把“權威”的位置讓給知識堅固而虔誠的學者。

丁士仁教授(右二)會議期間與阿里•朱瑪先生(右三)合影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願真主賜你們平安!

 許多人認為,所謂的“文明衝突”就是當今社會突出的時代特徵。鼓吹這一觀點的人們,借用各文明之間偶爾出現的敵意和仇恨情緒,來證實自己的理論,特別從20世紀後半葉和21世紀前10年伊斯蘭世界和西方之間的對立關係中尋找證據。確實,過去幾年中,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的衝突接連不斷。9•11事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戰爭、巴以衝突,都是一些值得關注和重視的國際重大事件,它影響到了本國和整個地區。

有人指出,世界上很多地方正在興起對伊斯蘭與日俱增的反對情緒,從而引起了一系列瘋狂事件和荒謬舉止,如焚燒《古蘭經》的行為等。非常遺憾,有些情緒甚至滲透到了一些國家的政策當中。歐洲右翼極端黨派的得勢,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他們想方設法把穆斯林群體邊緣化。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穆斯林方面表現出的保守做法,即便有利於自身的發展,也不去跟西方人合作。

 我認為,無論悲觀情緒怎樣籠罩,我們絕不能接受“文明衝突”會變成必然現實的思想。我們有義務通過不懈而有序的努力,去消除世界的緊張局面,讓平穩代替混亂,讓慈愛代替仇恨。因為,我們唯一的目的,是推行高尚的普世原則,如人類的團結、人類的尊嚴和自由等大家崇尚的價值。在此,允許我對近年來召開的各種學術會議和論壇表示敬意,它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將各種人群引到了圓桌前,組織了跨文化的真正對話。鍥而不捨地為增進各文化之間的相互瞭解而努力,是一項真正值得稱道的大事業

實現這些目標,有待於正確理解對話的本質和目的,要精心為建立雙方的互信而努力,挖掘共同的價值取向。這些目標,是對話的大哲學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它基於伊斯蘭正規的傳統和實踐,是為各種文明和文化所棲息的這個世界開創和諧未來的關鍵。

伊斯蘭創建了人道主義的倫理文明,融合了諸多宗教、哲學和文明的成分。我們發現自己是諸多文明的承載者,我們吸收了波斯人、印度人、中國人和希臘人的文明,將它們融入了我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當中。這些文明,我們不僅從中受益,同時也在完善和充實它們。伊斯蘭文明把全人類置於僕人的地位,這種人道主義的普世性世界觀,不允許我們把自己視為高於其他生靈的存在。我們以自己的文明而驕傲,但絕不能否定其他的文明。世界上,凡是致力於大地的建設與發展的人,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

“對話”是全體穆斯林的義務,這是我們所瞭解的宗教的性質所決定的,而不是部分人想像出來的。穆斯林相信,伊斯蘭是終極的使命,基於此,它屬於全人類。這兩個屬性,奠定了伊斯蘭作為世界性文明的基礎,它必然要求穆斯林以最好的方式跟他人對話。正如《古蘭經》說:“你當以智慧和善言招人於主道,以最好的方式跟他們辯論。” 伊斯蘭開放的普世性世界觀,不允許在穆斯林與他人之間修築一道屏障。它號召穆斯林為了宣揚真理而以開放的心態親近他人。

穆斯林開展對話的動機,是建立共存與和諧的原則,而不是強迫非穆斯林皈依伊斯蘭。真主說:“宗教絕無強迫”。對話的目的絕不是戰勝和被戰勝,也不是讓他人加入伊斯蘭的行列,而是分享共同的價值和原則。真主說:“你說,真理來自你的養主,誰願意,就讓他信奉,誰不願意,就讓他不信。”這就揭示了一條重要的道理:信與不信,由真主所定,任何人無能為力。

假如穆斯林回歸真主的經典和先知的聖行,他們一定會發現,穆斯林應該做的,是對話而不是對峙。對話是試圖理解他人,掌握對方的思想方式,而後修正縈繞在我們腦海中對他人的錯誤認識,以便與他人達到共識。這就是我們相互瞭解、相互幫助的意義所在。

實際上,在伊斯蘭的觀念中,對話是廣義上的一種“聖戰”。不僅《古蘭經》和聖訓肯定了對話的價值,而且穆斯林的歷史也印證了對話的重要性和意義。值得強調的是,在跟他人進行對話前,無論如何首先要跟自己對話,這樣有助於把人的能量轉移到積極有效的方面

在跨宗教和跨文化的對話中,建立相互的信任是非常必要的。根據伊斯蘭的觀點,也是許多宗教的觀點,“信任”有兩種很重要的形式:人類信賴造物主、堅信他的前定。然而,相信造物主,不意味著否定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法則。因此,建立一種基於互信、互助的生活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今世界最需要這樣一種基於身份認同和特性認同、有助於展開真實對話的學術研討會。這樣的對話,將會受到世人的尊敬,它不會點燃敵對和仇恨的火焰,或者一方壓制另一方的情形。對話,應該建立在認同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基礎上,不能成為單邊的言說。因此,我認為對話的目的不是將對方擊敗,而是試圖理解對方,觸摸對方的內心深處。真主把我們造成了不同的民族和宗族, 讓我們相互瞭解。

參與對話應該成為我們注重的大事中的重中之重,因為它是消除紛爭、抑制分歧、平息矛盾的有效管道。它能化解對峙的局面,保護時局的有序。建設性的“對話”,應該是恪守“尊重”、“寬容”原則的對話。這裡我們不妨援引一段《古蘭經》的經文,它告訴我們宇宙的魅力在於它的多元性和多樣性中,否則,真主不會將世界造成這個樣子。真主說:“假如你的養主意欲,大地上的所有人必定信教了。”又說:“假如你的養主意欲,他必定把全人類變成一個民族。”(但是,真主沒有這樣安排)

成功的對話有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尊重對方的立場、背景和原則。這就意味著,若將真實的對話看做可行的思維模式,就一定要採取多種形式的對話,而每一種對話的話題應該與環境相適應,要維護各方面的關係,顧及他們對自己的宗教和文化遺產的親近感。

毫無疑問,對話是當今時代的“聖戰”。我們應該共同努力,迎接那些威脅人類安全的挑戰。穆斯林更應該跟其他民族聯起手來,消除不斷突顯的環境危機。伊斯蘭蘊含著關於環境保護的重要資源,認為環境是真主的造化,必須以愛和敬去呵護。這種平衡的理念,給穆斯林指出了一條道路:不要把自己看作是時代的問題,而要將自己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現代化”的概念是西方人對世界的一大理論貢獻,無論我們對它持何種態度。“現代化”不簡單是人類歷史的一個片段,而是世界範圍內影響了人類的一系列結構性和物質性變化的綜合。它是我們共同生存的條件,我們不僅應該用新時代的思想資源去豐富它,而且還要用我們的文化遺產去充實它。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把自己在政治、經濟和宗教方面的表現跟歐洲的經驗主義聯繫起來,才是理解“現代化”的範式。但是,由於科技的發展,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我們在面對被稱之為“現代化”的一系列複雜的制度和思想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各種文化的元素。

現在,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的概念——“可選現代性”(或譯為“另類現代性”),即面對現實,全面展示世界的多樣性。假如以前的“現代性”意味著要脫離宗教和傳統的話,現在卻有社會精英們發現了一條絕妙的途徑,能夠把宗教跟科技、政治、經濟的發展聯繫起來,給變幻莫測的世界提供一個實用主義的原則。即一個人可以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同時也是一個現代化的人。如果我們開展真實有效的對話,這一事實是必須要得到所有人肯定的。

伊斯蘭允許在多變的時事中應用人的理性和創造力,不允許製造混亂。伊斯蘭世界今天面臨的所有問題,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依靠純正、中道、寬容的伊斯蘭教本身,將其視為改良的原則。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一大難題,是權威問題。在伊斯蘭和其他宗教中,我們往往發現一種現象:一些對教義一知半解的非專業人士人,自身尚且缺乏常識性的東西,沒有能力解說教義,還把自己樹立為宗教權威。這種傾向為片面解釋伊斯蘭敞開了大門。現實中,一些極端分子根本就沒有在正規的宗教院校接受過傳統的伊斯蘭教育,他們只是複雜社會的產物,而且被歪曲了的理論所誘導。他們的目的就是製造混亂。伊斯蘭的領袖們一生都在研究宗教經典,他們的作用應該是重建權威,讓知識淵博的人佔據權威的地位。

當一小撮人的行為在伊斯蘭世界引起軒然大波的時候,伊斯蘭世界之外的評論員們會把他們當作穆斯林的代表,從而得出結論:伊斯蘭是一個崇尚暴力的宗教。很遺憾,媒體在報導伊斯蘭教時,有意宣傳這種觀點。

女士們、先生們!

世界上政治極端和政治暴力的現象,究其根本,都是60年來懸而未決的巴勒斯坦問題所致。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大家認真思考,這樣才能為保證雙方的生命安全設置一道保護屏。30多年來,埃及都積極回應和平的召喚,但直到現在,由於各方的僵持,真正的和平遙遙無期。請允許我再次重申:伊斯蘭一貫反對極端。可是,如果我們不瞭解造成暴力的原因,我們仍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極端和暴力的問題。我們必須認清這層關係,從而徹底解除困擾世界的問題。

在我即將結束我的發言之前,我敬請大家注意,成功的對話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純正的信仰;而信仰不局限在口頭上,行為的聲音才是最響亮的,最有力的。單純的信仰不能使一個人變成完美的信徒。先知穆罕默德說:“你們中最優秀的人,是最有益於大眾的人。” 這段聖訓是一股動力,它描繪了社會發展的圖景。

值得一提的是,重建和諧互助的世界,需要雙向的努力,要求大家共同的參與。現在,西方對穆斯林的恐懼症不斷加重,而且還上升到了高層,引起了恐慌。對伊斯蘭和穆斯林的妖魔化,以及不願跟穆斯林接觸,不僅妨礙了真實對話的進行,而且會將其扼殺在搖籃中。我所想像的世界重建,需要各宗教團體的領袖們積極參與,並且對穆斯林的同仁有一定的信任感。如果我們不依靠信仰和信任並肩作戰,我們絕對不會有任何成效。在應對極端主義面前,沒有比純正的教義再強有力的武器了。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埃及
頂:222 踩:22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8 (132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2 (1211次打分)
【已經有2763人表態】
704票
感動
663票
路過
688票
高興
70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