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文化與藝術 >> 文化透析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伊斯蘭的中道思想及當代價值

熱度5214票  瀏覽725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4年5月19日 16:21

14至15日,由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主辦、新疆伊斯蘭教協會承辦的“伊斯蘭教中道思想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逾百名來自中國各地的伊斯蘭教知名人士和著名學者齊聚于此,探討伊斯蘭教中道思想,並號召中國穆斯林民眾“堅守中道思想,遠離極端思想”。

河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員潘世傑在15日上午的研討會上作了題為《伊斯蘭的中道思想及當代價值》的發言:

“中道”源自阿拉伯語“الوسط”,本意為中間,延伸為中正之道、中和之道。所謂“中道思想”(الفكرة الوسطية)就是正中、公道、和諧、不偏不倚、不過不及的正確思想。中道思想雖然是當代流行的伊斯蘭思想術語,但其思想內容源源遠流長,在伊斯蘭思想文化裡具有豐富的內涵,已經滲透到了穆斯林的信仰和生活各個領域,這是因為中道思想乃《古蘭經》的基本思想,《古蘭經》有許多經文對中道做了指導和精闢闡述,甚至《古蘭經》把穆斯林表述為“中正的穩麥”。

一、中道的字面含義

在阿拉伯語中,中道(الوسط)的同義詞和近義詞主要有“العدل، الاستقامة، الحنيف، الخير، الأفضل ”它的反義詞是“التفريط ، الافراط”即不及和太過。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裡,中道的字面含義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

(1)中間:即時間、空間和數量方面的中間、中等。在時間方面,中道取前後之中;在空間上中道取四面八方之中;在數量方面取多與寡、貧與富之中。《古蘭經》雲:“……違背誓言的處罰是以照家人的中等生活水準款待十個窮人一餐……”(5:89)此處的中等就是指數量方面。這是因為阿拉伯人認為中間的才是最合適的。阿拉伯人還認為中間的部分是最高貴的,最好的。正如諺語所說:“駱駝的正中部分是最好的”即駝峰部分;“項鍊的中間部分是最珍貴的。”大賢哈三巴士拉曾說過,“最好的事物是其正中”。

(2)公道:就是在對待兩方或多方採取的公道無私,各方都接受的做法。只有公道的人才有資格做大家的見證人,如果一個對人對事不公道的話,就沒有資格做見證人。因此《古蘭經》雲:“我這樣以你們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們作證世人,而使者作證你們”(2:143)。此處的中正就是公道無私的意思。只有做到大公無私,才能做世人的見證者。因此在《لسان العرب》阿拉伯語大字典裡,中道就是公道的代名詞。

(3)優秀: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裡,公道的人才是最優秀、最高貴、最好的人。在阿拉伯文學家這樣稱讚先知默罕默德說:“他是族人中最中正的人”即最好的人。《古蘭經》雲:“他們中最優秀的人說:‘難道我沒有告訴你們,你們怎麼不讚美真主呢?’”此處最優秀的人所使用的單詞就是中正。另外,《古蘭經》也用中道表達最高貴的意思。如“你們當恪守拜功和最貴的拜功,你們當對真主敬畏。”(2:238),此處最高貴所使用的單詞仍然是中正,即最高貴的拜功和回賜最多的拜功。(68:28)

從文字方面看,中道意指兩個事物的中間部分,猶如兩點之間的直線,是最近、最正確的道路,不偏不倚才是中道,如果左右偏移則是斜道而不是中道。中道也是中正,即過與激之中、緩與快之中、左與右之中、遠與近之中、兩極之中、天地之中。中道也是中和,即正與反之和、矛與盾之和、高與低之和、多與少之和、內與外之和。也就是說,中道不僅是公道、高貴、美好、優秀、和諧之意,也是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無過無及的意思。

二、伊斯蘭中道思想的內涵

(1)信仰領域遵循中道:穆斯林認為,伊斯蘭教的信仰本身就是個中道的宗教,眾所周知,在伊斯蘭之前出現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的多神傳播,有無神論,有的宗教偏重物質,有的宗教偏重精神,而伊斯蘭教在信仰方面遵循中道的一神論信仰,恪守物質與精神並重的價值觀,不偏不倚,不過不及。據聖訓傳述:穆聖當時為了向一些人說明經文中的“正路”是什麼,他就畫了一條線,然後又在右邊和左邊各畫了一條線,並且把他的手放在中間的線上,接著念了下面這段《古蘭經》文“這確是我的正路,故你們當遵循它,你們不要遵循邪路,以免那些邪路使你們離開中正的大道。”(6:153)正路、中道才是穆斯林追求的最高目標。《古蘭經》雲:“求你指引我們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1:6,7)這裡正路就是不偏不倚的中正之路,和不及不過的伊斯蘭正路。在信仰方面遵循中道就是不盲信、不偏信、不武斷、不強迫,宗教信仰自由,《古蘭經》告誡“對於宗教,絕無強迫。”(2:286)在《古蘭經》裡,穆斯林被描述成中正的穩麥——信仰團體,《古蘭經》雲:“我這樣以你們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們作證世人,而使者作證你們”(2:143)。只有一個公正的穩麥和各方面都優秀的團體才能做世人的見證,正如只有一位優秀的使者才有資格做穆斯林的見證者一樣。伊斯蘭教提倡揚善抑惡,《古蘭經》告誡:“你要命人行善,止人作惡,忍受不幸,這確實需要堅定的信念”(31:17)。同時伊斯蘭指出揚善抑惡也要量力而行,因為“真主只責成人力所能及的” (2:286)。穆聖也教導說:“你們誰看見了惡就應該用手加以制止,如果做不到就用口頭制止,如果還做不到就用心制止,那是最弱的信仰。” 總之,依據經訓的教導,穆斯林在宗教信仰方面應該遵循中道,不偏不倚,既要堅持原則,又要適度把握,絕對不能過激。

(2)敬主與愛人之間遵循中道:伊斯蘭教的核心價值就敬主愛人,所謂敬主,即敬畏真主、崇拜真主、順從真主之意,愛人就是愛全人類。敬主屬於天道,愛人屬於人道。伊斯蘭提倡敬主與愛人兼顧,天道與人道並行,天道為本,人道為用。以宗教功修——“五功”來說,其形式雖為拜主,但其功用都是愛人,倘若一個人僅履行宗教功修,而沒有以高尚的道德在現實生活中去愛人,那麼他並不算一個虔誠的信士。伊斯蘭認為,如果敬主而不愛人,則敬主不誠;而愛人不敬主,則愛人不誠。有關拜主與愛人緊密聯繫的經文在《古蘭經》裡俯拾皆是。如“你們當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並當孝敬父母,當優待親戚,當憐憫孤兒,當救濟貧民,當親近鄰居、遠鄰和伴侶,當款待旅客,當寬待奴僕。”(4:36)《古蘭經》從不單純強調天道——敬主,總是將天道與人道維繫在一起,把敬主落實到愛人上,又把愛人回歸到敬主上,天道中有人道,人道中顯天道,二者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和諧不悖。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還把愛人昇華到信仰的境界,甚至把愛人作為信仰的條件,他說:“愛人如愛己,方為真信士。”足見在伊斯蘭教裡,信仰與愛人的關係之密切,只有在拜主與愛人之間遵循中道,才能是伊斯蘭教的真精神。

(3)宗教與世俗之間遵循中道:在一般人的觀念裡,宗教與世俗是矛盾的,天啟與理智是不合的,今世與後世是對立的,宗教與科學是不可調和的,所以一般宗教文化在處理這些關係時往往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有的完全出世,不食人間煙火,離群索居;有的純粹入世,只把宗教作為世俗的手段。伊斯蘭準確把握宗教與世俗、今世與後世的關係,顧此而不失彼。伊斯蘭既不純粹出世,也不純粹入世,而是今後兩世兼顧,精神與物質並重,宗教與科學璧合,天啟與理智融合。伊斯蘭提倡“兩世吉慶”的人生觀,以中道的思想把握精神與物質,今世與後世之間的關係。真主在《古蘭經》中啟示說:“你應當借真主賞賜你的財富而營謀後世的住宅,你不要忘卻你在今世的定分。”(28:77)有趣的是,根據統計,今世(الدنيا)與後世(الآخرة)這兩個詞彙在《古蘭經》裡各出現了115次。先知穆罕默德也指出:“你當為今世耕耘,猶如永生不死;你當為後世耕耘,猶如明天就亡。”所以穆斯林在精神與物質之間,今世與後世之間恪守中道,不偏不倚。

(4)教法方面遵循中道:伊斯蘭教法是個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寬容的教法。在遵守和執行伊斯蘭教法方面,穆斯林應該遵循中道,不能過分。伊斯蘭提倡慷慨仗義,施捨錢財,但卻不提倡過度,而應該適可而止,即不能把自己的錢財全部施捨給窮人,而自己卻變成了需要接受施捨的窮人,那就過分了。《古蘭經》雲:“你不要把自己手束在脖子上,而不要把他完全伸開,以免你變成悔恨的受責備者。”(17:29)再比如在禮拜中,有人大聲高念,有的聲音微弱,伊斯蘭教則規定聲音適中為好。《古蘭經》雲“你在拜中不要高聲朗誦,也不要低聲默念,你應當尋求一條適中的道路。”(17:110)對於在宗教中過分的行為,伊斯蘭教是嚴厲指責的,《古蘭經》曾譴責那些對宗教過分的有經人說:“你們對於自己的宗教不要過分,”(4:171)對宗教過分的行為也曾遭到穆聖的拒絕,即使有人想在禮拜和封齋方面過分都不可取,而要適可而止,不能過激。據《布哈林聖訓集》載:“三個人來到穆聖妻子們跟前詢問穆聖的功修。當他們得到穆聖妻子們如實的回答後說:“穆聖之前和之後的罪過全被饒恕了,我們怎麼才能像穆聖一樣呢?”其中一個人說:“我將一直夜間禮拜!”,另一個人說:“我將一直長期封齋!”,最後一個人說:“我將遠離女人,永不結婚!”後來穆聖來到他們跟前說:“你們是如此這樣說的嗎?以真主發誓,我比你們都更害怕真主,更敬畏真主,可是我封齋,我也開齋,我禮拜,我也睡覺,我也結婚。誰背離了我的道路,誰便不是我的教民。”所以穆斯林對自己的宗教也不能過分,而要遵循中道。

(5)生活方面遵循中道:伊斯蘭教是個兩世兼顧的宗教,既重視宗教精神,也重視物質生活,穆斯林完全可以合理合法的盡情享受生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穆斯林不能鋪張浪費,奢侈浮華,而應該遵循中道,既不能太寒酸,也不能太奢侈,而要恪守中道。《古蘭經》說:“他們用錢的時候,既不用揮霍,又不吝嗇,謹守中道” (25:67)。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穆斯林花錢也不能過分,而要根據自己的生活水準,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不能過分,《古蘭經》說:“信道的人們啊!真主已准許你們享受的佳美食物,你們不要把它當作禁物,你們不要過分。真主的確不喜愛過分的人。”(5:87),所以穆斯林無論是吃喝穿戴,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既不能吝嗇的像個可憐蟲,隱瞞真主的恩典,也不能鋪張浪費,浮華奢侈,像個大土豪,而要適可而止,遵循中道。

三、伊斯蘭中道思想的主張及當代價值

(1)提倡中正、和諧,反對極端、激進:正因為中道有中正、公道、優秀、和諧等意義,所以遵循中道就是穆斯林的義務,必須遵循。《古蘭經》這樣命令先知和聖門弟子說:“你應當按天命而遵循正路,與你一起悔過的人,也當遵循正路。你們不要過分,他確是明察你們的行為的。”(11:112)。而過分則會遭到真主的惱怒,因為“真主不喜歡過分的人。”因此中道並不是一般的可以拒絕的學術術語,而是穆斯林應該遵循的教法規定,必須遵循,否則的話,就是真主不喜歡的人,會遭到真主的遷怒。就連先知穆罕默德也唯恐自己不能遵循中正,他說“呼德章”令他愁白了頭髮,就經文“你應當恪守中正,猶如真主所命令你的那樣。”因此穆斯林也應該效法穆聖,在宗教和世俗各方面都要謹防過分和偏激,應該遵循中正之道。伊斯蘭教不僅是個中正的宗教,也是一個和諧的宗教,伊斯蘭教的和諧理念涉及到宏觀與微觀,精神與物質各個領域,涵蓋天、地、人各個層面,她以天道與人道的和諧為核心,以宗教與世俗的和諧為支點,以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為經,以跨民族、跨宗教、跨文化的和諧為緯,以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為目標。因此,任何極端的思想和行為都與伊斯蘭教的中正思想與和諧精神是背道而馳的。伊斯蘭主張不同宗教之間也應和諧相處,反對宗教極端主義和狹隘的宗派主義,並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古蘭經》載,“對於宗教,絕無強迫。”(2:256)所以伊斯蘭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宗教裁判所和濫殺異教徒事件。伊斯蘭教特別尊重猶太教和基督教及他們的先知,我們注意到,當話語霸權主義妖魔化伊斯蘭和穆斯林,甚至醜化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時,穆斯林並沒有反過來妖魔化猶太教或基督教,或醜化摩西、耶穌。這就是伊斯蘭跨宗教的和諧理念在起作用。

(2)提倡民族平等,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人類是由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組成的。民族不同,往往語言、膚色、習俗等也不盡相同,而這些異質往往會成為一種藩籬,妨礙民族間的和諧相處。自古至今,種族歧視、民族衝突一直都是社會不和諧的主要因素之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不僅中國人有,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也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傳播打破了阿拉伯人固有的種族觀念。《古蘭經》提出,人類同出一源,都是阿丹的後代,是一個大家庭,至於種族、膚色、語言的不同則是為了相互認識和瞭解,絕對不能以此論貴賤,高貴的唯一標準就是敬畏,而不是民族或膚色。正如《古蘭經》所說:“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高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49:13)先知穆罕默德也說:“人類啊!你們的主宰是一個,你們的祖先是一個,你們都是阿丹的子孫,須知!阿拉伯人並不比外族人貴,外族人也不比阿拉伯人貴;紅種人不比黑種人貴,黑種人也不比紅種人貴,貴只憑敬畏。”這些經文堪稱是伊斯蘭的人類平等宣言,她對取消種族偏見、膚色歧視,及促進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團結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3)提倡宗教對話,尊重其他宗教:一般宗教可能都有極端的排他性,不能公平、公道的對待其他宗教,而伊斯蘭教對待其他宗教則恪守中道,公平對待,提倡異質宗教間和諧相處,反對狹隘的宗教主義。《古蘭經》說:“信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仰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真主那裡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2:62)雖然人們宗教不同,但是只要都信主,信後世,而且都行善,那麼都會在真主那裡得到報酬,這樣就把不同宗教拉在一個平臺上,以便進行交流和對話。對於宗教的各異,《古蘭經》說:“你們有你們的報應,我有我的報應。”(109:6)此處“報應”原詞是“迪尼”,意為“宗教”,即各有各的宗教,互不干涉,信教自由。同時伊斯蘭教也嚴禁穆斯林侮辱其他宗教所崇拜的神靈,《古蘭經》說:“你們不要辱駡他們舍真主而祈禱的(偶像),以免他們因過分和無知而辱駡真主。”(6:108)足見伊斯蘭教對其他宗教的尊重和客觀。只有恪守中道,以公道、公平的態度對待其他宗教,宗教間才能和平相處。

(4)尊重異質文化,提倡文明對話:伊斯蘭教對待其他文明、文化的態度非常中道,既不完全接受其他文化而消失文化自我,也不反對其他文化,而是承認文化的差異,並向其他文化虛心學習。文明的不同、文化的差異及語言的不同,不僅得到《古蘭經》的肯定和認同,還被稱其為真主的跡象,從而文化的異質就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古蘭經》指出:“他的一種跡象是:天地的創造,以及你們的語言和膚色的差異,對於有學問的人,此中確有許多跡象。”(30:22)眾所周知,語言既是人類交流和思維的工具,也是一種文化符號,語言不同,則文化不同。儘管如此,伊斯蘭的先知穆罕默德還鼓勵穆斯林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和知識,他曾命令弟子載德學習希伯來語和古敘利亞語,他曾指出:“智慧是信士的遺失物,無論在哪裡發現它,都最有資格獲得它。” 所以當代穆斯林也應該以一顆虛懷若谷的精神學習和接受其他民族中先進的東西,包括其他民族的語言文化、科學技術等等,伊斯蘭歷史上著名的百年翻譯運動就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進行的。

此外,當代伊斯蘭中道思想還提倡打開教法創制大門,與時俱進,反對因循守舊,閉門造車,食古不化,提倡求同存異,和平團結,反對教派和門戶之爭,提倡民主法制,反對獨裁專制和霸權主義,也反對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和極端思想。

當今世界,霸權主義與恐怖主義相互扮演著雙簧的伎倆,這兩股極端勢力其實是同一枚錢幣的兩面,兩者相互依賴,互為前提。霸權主義與恐怖主義共同成為對國際和平的主要威脅因素。霸權主義造成的不合理的政治經濟秩序是恐怖主義產生的土壤,而恐怖主義愈演愈烈的反社會、反人道、反文明的行徑則為霸權主義行徑提供了藉口。在文化帝國主義話語霸權操縱的西方媒體下,崇尚中道的伊斯蘭教被嚴重歪曲,愛好和平的穆斯林也被妖魔化。而一些極端勢力披著宗教的外衣,以歷史上“哈瓦利吉”極端派的觀點造謠惑眾,鼓吹極端思想,破壞社會穩定,不僅危害了社會,也給伊斯蘭教和穆斯林抹黑,更給西方的文化霸權主義歪曲伊斯蘭教提供了口實。在這種歷史環境下,有正義感的各國穆斯林學者攜起手來,共同宣導和弘揚伊斯蘭教的中道思想,對還原伊斯蘭真精神,消除誤解和極端,對促進宗教對話和文明對話及世界和平,都具有很大的當代價值。

綜上所述,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價值觀裡,中道是個褒義詞,意義博大精深,不僅指中正之道,也有公道、高貴、優秀、美好、適度與和諧等積極意思。因此遵循中道並不是所謂的折中主義或無原則的中間派,更不是兩面派,而是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盡善盡美。伊斯蘭的中道思想是伊斯蘭教的核心思想,其內涵涉及到信仰領域、天道與人道、宗教與世俗,今世與後世,教法與生活各個層面。在當今社會,伊斯蘭中道思想的價值核心主要體現在提倡中正和諧、民族平等、宗教對話和文明對話及文化多元,反對極端激進、狹隘的民族主義及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和極端行為。筆者認為,從伊斯蘭的經典文本中挖掘和整理伊斯蘭的中道思想,對弘揚伊斯蘭教的真精神,消除宗教極端思想,及促進社會和諧與安定團結都具有積極意義。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中道思想
頂:198 踩:21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114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4 (1097次打分)
【已經有2563人表態】
686票
感動
615票
路過
614票
高興
64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