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環球觀察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馬來西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2394票  瀏覽128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20:14

  馬來西亞人口總數約一千九百九十六萬。全境分成東西兩部分,西馬(馬來半島南部)的居民主要由三部分人組成:馬來族人(包括來自印尼的移民),佔西馬人口50%;華人,佔30%以上;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移民及其後裔,佔20%左右。馬來族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華人信仰儒、釋、道三教,近來在華人中興起溶合性的德教,華人也有信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印度半島移民大多數信仰印度教,其中有20%信仰伊斯蘭教,5%信基督教,2%信錫克教。另外還有幾個少數民族,至今保留氏族部落的信仰。東馬指沙撈越地區和沙巴地區,位於加里曼丹北部,隔南海與西馬相望。其居民半數以上為當地各土著民族,其中人數較多的為:達雅克人(伊班人)、杜松人、巴賈烏人、克列曼坦人、麥拉納烏人、穆魯特人等;華人佔當地居民四份之一以上;還有八份之一以上的馬來人;其他居民大多是來自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移民。當地土著大多保持氏族部落崇奉;馬來人、巴賈烏人、大部份麥拉納烏人以及大部份印尼來的移民則信仰伊斯蘭教(佔東馬居民的四份之一以上);華人信仰佛教與儒家學說;部份當地居民、大部份菲律賓移民和少數華人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為國教。穆斯林1,038萬,佔總人口的52%。馬來語為國語。

  伊斯蘭教的傳播

  伊斯蘭教大約在十四世紀傳入馬來半島。早在十三世紀,蘇門答腊北部與馬六甲隔海相望的須文達那即已伊斯蘭教化。須文達那國王巴賽保護阿拉伯的商人和傳教士,大力傳播伊斯蘭教。馬來半島上的馬六甲王朝第二代國王伊斯坎達'沙(1414-1423年在位)仰慕阿拉伯商人的富有,對伊斯蘭教漸有好感,遂與巴賽公主結婚,改宗伊斯蘭教。馬歡以1413-1415年的見聞為基礎撰寫的《瀛涯勝覽》中說:「國王國人皆從回回教門,持齋受戒誦經。其王服用以細白番布纏頭。」可見當時在馬六甲伊斯蘭教已經廣泛傳播。到第五代君主穆扎法爾'沙(1445-1458年在位)當朝時,開始採用穆斯林君主「蘇丹」尊號,立伊斯蘭教為國教。當時正值馬六甲王朝全盛時期。馬六甲國王取代須文達那一巴賽,成為向東南亞傳播伊斯蘭教的根據地。馬六甲王朝傳了八代,至1511年,在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犯下,馬六甲王朝宣告解體。到十二世紀初,馬來亞全部淪為英國殖民地。1957年,馬來亞聯邦在英聯邦內獨立。1963年宣告成立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的要求宗教是伊斯蘭教。1957年的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但不影響馬來西亞作為非宗教國家的地位。馬來西亞的政體類似君主立憲制。最高元首由統治者會議產生。統治者會議由西馬九個州的世襲蘇丹和馬六甲、檳榔嶼、沙撈越的州長加上沙巴州元首組成。選舉最高元首時只有九個蘇丹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各土邦的蘇丹實際上是當地政教合一的最高首領。

  馬來西亞有幾個宗教政黨和組織。泛馬伊斯蘭教党,1948年成立,原名泛馬來亞伊斯蘭教協會,是僅次於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成員均為穆斯林)的第二大黨。領導人多為宗教上層,由清一色的馬來族人組成,主席是阿斯里。伊斯蘭統一陣線,1978年1月成立,主席納西爾。這是馬來西亞穆斯林福利組織,主席冬古'拉赫曼,機關刊物是《穆斯林先驅》月刊,與伊斯蘭教國際組織聯系密切。馬來亞穆斯林兄弟會為群眾性組織。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105 踩:12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6 (60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5 (554次打分)
【已經有1005人表態】
250票
感動
247票
路過
259票
高興
24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