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穆斯林資訊 >> 環球觀察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非洲伊斯蘭歷史鉤沉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伊斯蘭之光    作者:伊斯蘭之光
熱度2471票  瀏覽107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8年7月13日 20:13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陸地面積僅次於於亞洲﹐地跨赤道南北﹐多數是熱帶國家﹐因為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有地中海﹐接近歐洲和亞洲。 非洲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六千年前在尼羅河兩岸就出現了農業 人口大約七億﹐但分成將近六十個國家和地區﹐多數都是近代西方殖民主義掠奪和瓜分的結果﹐除了埃塞俄比亞之外﹐所有的國家都有一部殖民地辛酸血淚史。 伊斯蘭在誕生後第一世紀裡就傳播到了非洲﹐至今已有兩億多非洲居民信仰伊斯蘭﹐集中在北部﹑東部和西部﹐是從十五世紀開始的西方殖民主義推行基督教遭到穆斯林強的烈抵制﹐也是今天同基督教競賽發展的最強大對手。 本文將介紹伊斯蘭從公元七世紀之後向非洲傳播和發展中正史所不多見的資料和掌故。

  一﹑東部非洲

  東部非洲﹐它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外向型的文化性質﹐早在公元前兩千年﹐上埃及女王谷的商人經常往來於龐特地區(The Land of Punt﹐即現代的厄立特亞﹑索馬里和也門紅海兩岸的經濟貿易區)。 古羅馬稱那裡是“阿扎尼亞”。 伊斯蘭的早期﹐第一批穆斯林為了躲避麥加迫害遷移到埃塞俄比亞﹐受到基督教徒納加西國王的友善接待。 國王聽到穆斯林在他面前誦讀“麥爾彥章”《古蘭經》﹐感動得流淚﹐同意穆斯林移民在他的國家定居。 當先知穆聖得知納加西國王逝世時﹐在麥地那為他舉行殯葬祈禱﹐證明承認他的心已歸信伊斯蘭。

  根據阿拉伯歷史記載﹐倭馬亞王朝哈里法麥爾旺在696年派遣一個使團對埃塞俄比亞作友好訪問﹐加強傳統友誼﹐並且同王室大臣們商定了貿易和伊斯蘭教育的協議。 又據埃塞俄比亞地方歷史記載﹐公元八世紀有波斯設拉子“穆斯林七兄弟”在東非沿岸建立了一個王國﹐稱作是“非洲設拉子人”。 那裡是後來的阿拉伯部落和印度人移民點﹐在十二世紀就出現了明顯亞洲血統的穆斯林。

  阿拉伯歷史學家艾爾-馬蘇德留下的著作記錄了公元十世紀阿拉伯人海外貿易的昌盛時期﹐阿拉伯的貿易商船橫渡印度洋﹐從東非到中國﹐中間有波斯灣和印度沿海國家﹐都是停靠的口岸﹐例如他在1154年描述的著名海上貿易航線﹐從阿曼到桑給巴爾。 十四世紀的摩洛哥旅行家白圖泰到過摩加迪沙﹑蒙巴薩﹑基爾瓦﹐發現那裡伊斯蘭學者們熟悉沙斐儀學派的教法﹐社會法制參照阿拉伯希賈茲地區的準則。 從十二世紀到十四世紀﹐伊斯蘭在非洲東部沿岸迅速傳播﹐許多城市都形成了穆斯林社區﹐就地取材建造了規模宏大的清真寺。

  十五世紀葡萄牙航海家伽瑪1498年從歐洲沿非洲海岸線探查﹐一路上靠岸都看到阿拉伯商賈從亞洲到那裡經商﹐借用阿拉伯航海圖從大西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安全返回。 他在日記中﹐記錄了許多非洲沿海城市﹐那裡市容整潔﹐物產豐富﹐商業發達﹐人民好客﹐文明禮貌﹐許多地方有穆斯林社區。

  公元1505年﹐葡萄牙國王向蒙巴薩第一次發動軍事入侵﹐以船堅炮利攻佔了那座斯瓦西里人的城市﹐宣佈成為葡萄牙王國殖民地。 葡萄牙海盜一路征服和掠奪﹐從非洲直到印度﹐洗劫和佔領了許多穆斯林的商業城市﹐直到中國的澳門島。 葡萄牙的遠征軍向國王報告他們的戰勣說﹐他們看到了世界各地都有安德魯西亞(西班牙)式的穆斯林﹐他們自稱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屬地﹐抗拒信奉基督教。

  東非的斯瓦希里民族堅持抗戰﹐他們獲得阿曼穆斯林的幫助﹐1812年在蒙巴薩附近發生了一次決戰﹐阿拉伯人蘇丹王賽伊德率軍擊退了葡萄牙人﹐在東非創立了獨立王國﹐建都在桑給巴爾。 根據現代歷史學家艾斯庫(Askew)的考證﹐當時葡萄牙在東非斯瓦希里殖民地起義的原因﹐是葡萄牙商人通過開採黃金和掠奪象牙激怒了當地民憤。 他說﹕“葡萄牙人十六世紀企圖壟斷斯瓦希里人的黃金和象牙貿易﹐掠奪激怒的當地的商人﹐在東非沿岸掀起了起義浪潮。 他們為了取金蛋﹐不惜殺死了金蛋的鵝。”

  由於歐洲人數百年的掠奪﹐當地的資源接近枯竭﹐起義勝利之後﹐再也不可能恢復傳統的黃金和象牙生意。 斯瓦希里人轉向了農耕和香料生產﹐如豆蔻和丁香。

  二﹑北部非洲

  公元640年﹐穆斯林大將阿慕爾'阿斯率軍越過約旦河攻克東羅馬佔領的埃及﹐穆斯林在埃及站穩腳跟後﹐另一位大將伊本'阿比薩爾赫公元646至652年向北非全境進發﹐驅逐羅馬軍隊﹐相繼奪取了突尼斯﹑北部阿爾及利亞和撒哈拉以北大部地區。 又有穆斯林大將伍格巴'納菲率領隊伍繼續向前﹐佔領摩洛哥﹐直到大西洋之濱。 穆斯林大軍穩定局面之後﹐宣佈各種法律﹐保護居民安定生活﹐開始和平建設和促進經濟貿易﹐並且宣傳伊斯蘭。 穆斯林在北非﹐在馬背上取勝之後﹐下馬教化民眾﹐依信仰和法制為立國之本。 在橫穿撒哈拉的商業通道上﹐所有的國家和種族都心甘情願接受伊斯蘭新文明﹐互相發展貿易和通婚﹐阿拉伯的新知識隨同阿拉伯文全面進入北非﹐社會生活的阿拉伯化與伊斯蘭化精神信仰齊頭並進。

  大學者謝赫阿布杜拉'亞辛1039年在北非開展穆拉比通運動(Al-Murabitun Movement)﹐對以柏柏爾民族為主的傳統陋習和社會弊病進行伊斯蘭化改良﹐例如宣傳善良道德規範﹐減輕苛捐雜稅。 這個改良運動雷厲風行﹐振奮了日益率領的社會風氣﹐伊斯蘭面貌煥然一新﹐並且在整個北非出現了歷史空前的社會全面興旺景象。 實行穆拉比通運動的地區包括摩洛哥﹑西部阿爾及利亞和安德魯西亞(西班牙)。

  興旺發達的北非伊斯蘭社會進入了第二代領導人時期﹐新領導尤素夫'塔希芬成功地把伊斯蘭運動推廣到更加遼闊的地區﹐直到尼日河流域﹐把北非的撒哈拉南北廣大地區同西班牙南部的穆斯林區域從文化上連成一片。 摩洛哥人伊本'圖馬爾特是當時的偉大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年青時奔走於阿拉伯半島和西班牙之間求學和講學﹐受安薩里學派的影響﹐宣傳流行於阿拉伯國家的穆瓦希德(認主獨一)哲學思想。 他像高舉的火炬﹐把切合實際的伊斯蘭新思想從北非傳播到安德魯西亞﹐引起一系列社會改革﹐也造就了在他以後的數代學者﹐如西班牙科爾瓦多著名學者伊本'魯西德。

  北非著名的思想家伊本'哈爾頓(Ibn Khaldun被歐洲歷史學家承認是現代歷史哲學和社會學的開山鼻祖﹐他對北非和西班牙伊斯蘭歷史的沉浮發表過哲學觀點。 他認為﹕寒來暑去﹐得失交替﹐其中有許多真主意欲的奧秘﹐文明高度發達的安德魯西亞伊斯蘭王國在1492年遭受北方野蠻民族入侵﹐被迫改為天主教國家西班牙﹐這是歷史變遷的輪轉。 伊斯蘭進程中的失誤不等於人類文明的滾滾大河就此斷流﹔真理生生不息﹐暫時的敗局﹐還將獲勝返回。

  三﹑西部非洲

  公元十一世紀﹐伊斯蘭才從北非傳播到西非﹐當時在北非開展轟轟烈烈的穆拉比通運動消息傳播到了西部非洲﹐引起上層社會的興趣﹐視為高山錦行。 旅行家艾爾'祖赫利在公元1137年寫到﹐當他來到馬里時﹐看到許多人在四十年前就歸信了伊斯蘭。 馬里曾經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王國﹐鼎盛時期是在公元1050年至1250年二百年間﹐吸引大批穆斯林商人進入那個國家﹐因為那裡是非洲黃金交易中心。 十四世紀的馬里國王是曼撒'穆薩﹐他率領一萬兩千人跨過撒哈拉大沙漠到麥加去朝覲﹐在埃及受到馬木留克王朝國王的熱烈歡迎。 馬里國王攜帶大量黃金上路﹐在朝覲途中千金散盡﹐他們給過境的所有城鎮都都留下了一筆財富。

  摩洛哥旅行家白圖泰在1352年到1353年訪問了馬里﹐當時的國王是穆薩的弟弟蘇萊曼。 他的遊記中記錄了當時在馬里看到法庭公正判案的情形和社會管理制度﹐人民享有高度自由﹐社會治安良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到處可以看到宏麗壯觀的清真寺﹐主麻聚禮的穆斯林摩肩接踵﹐但是﹐他也記錄了許多舊傳統陋習﹐如在宮廷中森嚴的等級制度。

  安德魯西亞著名的旅行家巴克里1068年來到西部非洲﹐他記錄了當時的三個王國的訪問記﹕高沃﹑塔克魯爾和加納(Gao﹐Takrur and Ghana)。 有一次來到某西非王國的首都﹐見到許多經商的穆斯林﹐同他們交談中獲悉﹐穆斯林在這個國家受到特殊優惠﹐因為國王是新歸信伊斯蘭的穆斯林。 前些年大旱﹐多年顆粒不收﹐來了一位穆斯林長老﹐說能幫助他求雨﹐但國王必須歸信伊斯蘭﹐同他一起祈禱。 國王答應了這個條件﹐兩人沐浴焚香虔誠敬意祈禱一整夜﹐凌晨烏雲密佈天降傾盆大雨﹐國王為此受到感動﹐命令砸爛所有宮廷廟堂中的偶像﹐他宣佈歸信伊斯蘭。 他的子孫和大臣都跟隨國王歸信伊斯蘭﹐並且嚴格遵循伊斯蘭教規。 當地民眾多數保持土著信仰﹐但國王撥款建立了許多伊斯蘭學校﹐延聘國外伊斯蘭學者教學和宣教﹐據說當時國王奉養了四千二百名伊斯蘭教師﹐在各地傳授伊斯蘭。

  公元十五世紀﹐西部非洲出現了一個經濟文化發達的桑海國﹐國內有兩座大城市﹕提姆布克圖(Timbuktu)和傑尼(Jenne)﹐這兩座城市是伊斯蘭文化教育中心﹐各國學者雲集﹐群英薈萃。 市內大清真寺是安德魯西亞大建築師精心設計的傑作。 阿拉伯著名的學者西迪'阿布杜爾-拉赫曼來到提姆布克圖旅行﹐發現那裡的伊斯蘭法學水平很高﹐留下多年向他們學習。

  西方殖民主義出現在西非之前﹐有兩個文明古老的國家﹕卡內姆(Kanem)和博努Bornu)﹐從十三世紀開始接受伊斯蘭﹐興旺發達到十五世紀﹐擁有二百多年的伊斯蘭歷史文化。 博努建立了哈里法政權﹐全面實行伊斯蘭法制﹐國王伊德里斯'艾拉伍瑪1570至1603年在位﹐首都加扎爾加姆(Gazargamu)。

  公元十七世紀﹐西部非洲學術發展形成了眾多書香門第﹐祖傳學者世家﹐多數人從事商業和教師。 十八世紀開始了西方殖民勢力入侵﹐城市出現腐敗和治安混亂﹐多數學者世家的弟子們遷移到鄉下和山區躲避市井煩擾﹐韜光養晦﹐閉門治學﹐傳授弟子。 著名的學術世家學者大約有五百到一千人﹐有些人在鄉間著書立說﹔也有人從事蘇菲伊斯蘭哲學研究﹐如卡迪里教團﹔也有許多學者在各地鄉間辦書院﹐學生從各地慕名而來﹐師生同甘共苦﹐邊勞動﹐邊授課﹐實行嚴格的經堂生活和聖行。 學成結業的學生們﹐有的回到自己的家鄉﹐從事伊斯蘭宣教事業﹐也有人就地進入城市經商或辦學﹐擴大伊斯蘭影響。 例如﹐最負盛名的一個書香之家﹐托羅德比家族(The Torodbe Clan)﹐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學者大家族﹐從十七世紀開始延續到現代﹐代代相傳﹐每代都有著名大學者。

  西部非洲伊斯蘭學者隱居山莊和鄉間﹐對社會政治影響很大﹐三百年西非殖民歷史﹐每次起義都有伊斯蘭弟子的領導和參與﹐他們發動民眾造反和抗議﹐反對西方殖民主義和本國崇洋媚外的幫凶小朝廷。 從十八世紀以來﹐伊斯蘭的學者們領導民眾爭取獨立運動﹐前仆後繼﹐直到二十世紀中期﹐他們為非洲殖民主義送葬﹐所有的西非國家都獲得了獨立﹐但是改造社會的鬥爭還在繼續﹐這是他們的吉哈德運動。

  四﹑南部非洲

  非洲最南端的良港好望角和附近的開普敦﹐被荷蘭遠征軍入侵之後﹐委託給荷蘭東印度公司規劃全面經濟開發和掠奪。 為了製造種族分裂和對抗﹐荷蘭殖民政府從非洲東部和太平洋殖民地強制性征召移民到非洲南端殖民地定居。 當時印度尼西亞已經是荷蘭的殖民地早百余年﹐殖民當局對敢於起義造反的居民實行大屠殺和大遷移﹐一部分印度尼西亞穆斯林被遣送到南部非洲﹐走上永不歸途。 十七世紀後半葉﹐印度尼西亞的伊瑪目世家謝赫尤素夫本人和他的家屬共四十九人﹐是被荷蘭遣送的一隊穆斯林﹐指定他們在弗斯海灣沿岸(False Bay Coast)定居﹐週圍都是荷蘭從東方擄掠來的奴隸營地﹐他們都是荷蘭殖民地的“叛國罪犯”。 伊瑪目尤素夫對當地奴隸居民宣傳伊斯蘭﹐十八世紀形成了穆斯林社會﹐多數穆斯林是亞洲移民﹐被現代的開普敦穆斯林認為是伊斯蘭的先驅者。

  荷蘭政府為了避免同歐洲奴隸販運的海盜發生衝突﹐不許可東印度公司在非洲掠奪黑人奴隸﹐因此他們向印度﹑太平洋地區和非洲東部海岸的荷蘭殖民地招募勞工﹐挖礦和淘金。 勞工中有許多穆斯林﹐1770年在開普敦就建成了第一座大清真寺﹐禮拜的民眾都是亞洲勞工﹐半數是印度人﹐印度尼西亞人佔四分之一。

  各地苦力勞工﹑奴隸和當地人﹐紛紛歸信伊斯蘭﹐他們在伊斯蘭的制度中獲得人格尊重和精神自由﹐例如《古蘭經》禁止穆斯林買賣奴隸。 歐洲基督教傳教士約翰'菲立普在1831年訪問開普敦時寫道﹕“我不知道是否因為伊斯蘭的教規還是地方傳統習慣﹐富裕的馬來人從來不蓄養奴隸﹐尤其對歸信伊斯蘭的黑怒﹐穆斯林解除他們的奴隸身份。 馬來人來到奴隸市場﹐把年邁和傷殘的奴隸買下來﹐不問他們宗教信仰﹐付完了錢﹐宣佈給他們自由。 他們的行動被基督教農場主嘲笑為愚蠢﹐不可理解。”

  英國在1806年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了開普敦﹐並且把那裡當作安置奴隸的勞工農場﹐不斷有運奴船到岸﹐卸貨。 被安置到礦山和農場的奴隸﹐同穆斯林一起勞動﹐向他們學習伊斯蘭﹐壯大了穆斯林的社會力量﹐這些奴隸是以後起義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主力軍。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開普頓的穆斯林社會力量壯大﹐當地的穆斯林創造了阿拉伯字母的非洲語文﹐寫了許多書﹐也建立了許多伊斯蘭學校﹐1830年代開始組織大隊人馬奔赴麥加的朝覲。 清真寺是當地穆斯林的生活和文化中心﹐不分種族﹐穆斯林的孩子們在清真寺中學習《古蘭經》﹐週圍居民進入清真寺參加各種儀式﹐如婚喪禮儀和伊斯蘭節日。 南非穆斯林向英國女王請願﹐要求正式承認伊斯蘭合法化﹐因此﹐英國女王維多利亞1862年選派了一名庫爾德族大伊瑪目到南非領導伊斯蘭事務﹐表示對開普頓穆斯林的承認和關懷。

  從十九世紀開始﹐英國殖民政府從印度次大陸大量移民到南非﹐選擇了印度洋沿岸的納塔爾省為發展新區。 這是穆斯林移民到南非的第二次浪潮﹐他們被送到甘蔗田和礦山加入了非洲桑給巴爾廉價勞工大軍﹐為英國南非新殖民地流血流汗。 二十世紀之初﹐生活在南非各地的穆斯林形成了當地的伊斯蘭組織和穆斯林團體﹐全面開展伊斯蘭教育和維護合法權益﹐但他們也是以後大英帝國殖民主義的掘墓人﹐是最堅決的反對殖民主義精神和領導核心。

  1960年代獨立後的南非政權落在既得利益的白人種族主義手中﹐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穆斯林是堅持反對種族隔離的主義社會勢力之一。 南非穆斯林1994年建立了統一戰線﹐並且組建穆斯林政黨﹐參加國家競選爭取國會席位。 南非穆斯林在四百年的鬥爭歷史中鍛煉成長﹐形成一個堅強的社會團體﹐穆斯林人才深入社會各階層﹐從事各種職業﹐在統一戰線的領導下開展統一行動﹐進行伊斯蘭教育﹑發展經濟和宣傳媒體。 團結與奮鬥是南非穆斯林發展壯大和社會進步的格言。 (本文的作者是扎赫拉'艾瓦拉女士﹐畢業於倫敦東方與非洲學院。 個人電郵是﹕z_awaleh@yahoo﹒com。 編譯者對本文稍有刪節。)

  編譯者按語﹕非洲比美洲早一個世紀遭受歐洲殖民主義入侵和掠奪﹐但不像美洲那麼命運悲慘﹐被西方滅絕了種族﹐全部消滅了土著人的語言﹑文化和宗教。 設想假如伊斯蘭不是比西方殖民主義提前數百年進入非洲落地生根﹐恐怕非洲的原住民不具備抗擊外來侵犯的能力﹐處境可能比美洲更加惡劣﹐本土文化蕩然無存。 真主的意欲﹐使伊斯蘭在非洲參與了抵禦殖民化﹐也保存了實力﹐直到今天﹐仍然是興旺的文明。

  (阿里譯自The History of Islam in Africa by Zahrah Awaleh﹐http://www.islamonline.net/English/In_Depth/MuslimAfrica/articles/2005/04/article01.shtml 2006/08/03﹐伊光編譯)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97 踩:13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5 (61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2 (556次打分)
【已經有1071人表態】
277票
感動
276票
路過
246票
高興
27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