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伊光多媒體 >> 圖說 >> 西海固新娘線上投稿

西海固新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新浪圖片 作者:攝影 | 耿亞偉
熱度5746票 流覽690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5年3月09日 17:28

攝影手記 | 耿亞偉

在中國西部的腹地,黃土高原的溝壑深處,有一塊十分特殊而又神秘的地方,這就是有著“苦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西海固,乍一聽這個名字,會使人產生海的聯想。其實,這塊地方,不要說離海有十萬八千里,就是連水都很稀少,是全國乃至世界有名的乾旱缺水的地方。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說這兒是“無魚的死海”。當地出生的回族作家石舒清更是悲涼地說道:“豈止無魚,縱目所及,這麼遼闊而又動情的一片土地,竟連一棵樹也不能看見。”

這塊地方,之所以被稱為西海固,因為1953年,國家以這裡的西吉、海原、固原三縣為主,成立了西海固回族自治州。後來,隨著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成立,西海固回族自治州的名稱取消了,但西海固這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卻帶著不可磨滅的歷史痕跡和特殊情感,在這一帶的人們心中,牢牢地紮下根了。

今天,由於歷史的變遷和現實的發展,西海固的概念和內涵,有了很大的擴展和延伸。西海固,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的統稱。它大體包括寧夏同原市的原州區、西吉縣、涇源縣、彭陽縣、隆德縣,吳忠市的同心縣,中衛市的海原縣等地。

這些地方,乾旱無雨、滴水如油,極度貧瘠,曾經被聯合國糧食開發署確定為最不適合人類生存之地,屬於全國貧困之冠的“三西”地區,備受人們的關注,在全國和全球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在這大山深處的溝溝峁峁,在這乾渴無魚的“旱海”,卻生活著一百多萬回族鄉親。他們在極其惡劣的艱難環境中,頑強地繁衍生息著,默默無聞地與命運抗爭著,篤守著心中的信念和信仰,堅定地保持著本民族的風俗和習慣,不屈不撓地尋求著新的發展和希望。

走進西海固的千溝萬壑,人,就像一粒微塵。我最崇拜的攝影家王征作品《最後的西海固》,封面是兩個帶著白帽的回族人跪在幹漠的黃土地上向上天祈禱的照片。看完王征的作品後,對西海固的印象就是“一個人獨騎電線杆張望遠方,一輛拖拉機卷起煙塵馳過山坳”。

許多年前,原《現代攝影》主編李媚女士向回族攝影家王征推薦了,張承志用了6年時間寫完的《心靈史》。

2006年10月4日,我買到了這本書,但一直沒有去讀。主要是因為我不懂回族文化,不懂哲合忍耶(音譯,意為高聲讚頌)。

張承志在《心靈史》一書中,對寧夏西海固地區回族同胞的精神世界進行了令人震撼的介紹。王征被這種以生命為代價進行的精神堅守所震撼和感動,他決定返回他出生的地方——西海固,去找回自己的回族之源。於是,從1995年開始,王征便踏上拍攝西海固的征程。沒想到,他一干就是6、7年……

如今,我反復翻閱著《心靈史》,甚至將它帶在身邊並一起旅行。但是我還是無法讀懂,因為我對於書中所描寫的西海固回族同胞的精神世界完全缺乏瞭解,更何況想用影像去表現他們。

雖然這些年,我和影友數次深入和瞭解西海固,但拍攝了只是皮毛的回族同胞生存現狀,過程有些匆忙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回族同胞的友情善良和執著嚴謹的信仰,感受到了哲合忍耶的民族精神。

編輯:三人禾羽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islamhk.com)資訊,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0/0)

5秒

您已經流覽完所有圖片

頂:202 踩:256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8 (117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7 (1086次打分)
【已經有3027人表態】
807票
感動
724票
路過
711票
高興
785票
同情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