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嘉賓專欄 >> 丁士仁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阿拉伯逍遙派哲學集大成者伊本·如什德的哲學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本站原創    作者:丁士仁
熱度5932票  瀏覽978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09年4月18日 11:36

丁士仁[1]

(蘭州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所)

        擇要:

        隨著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興起,一種追求知識的風尚和開發理性的精神在接受了伊斯蘭後的穆斯林中間逐步盛行。理性的復蘇和求知精神的感召,使阿拉伯人用短短二百年的時間將希臘人數世紀的科學文化成就轉化成了自己的東西。在哲學領域,一種具有希臘文化色彩的阿拉伯逍遙派哲學便出現在穆斯林的學術體系當中。作為阿拉伯逍遙派哲學集大成者,伊本·如什德在維護理性和傳承希臘哲學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極大地促進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產生。他的哲學觀代表了中世紀阿拉伯哲學的主流思想,同時也反映了宗教和哲學的矛盾,以及阿拉伯哲學家為調和這種矛盾所做的努力。

        關鍵字:阿拉伯逍遙派哲學  伊本·如什德  哲學觀

        Abstract:

        With emergence of Islam in Arab peninsular, a spirit of acquiring the knowledge and exploring the intellect flourished among people who converted to Islam. Under inspiration of this spirit, Arabs within two centuries transformed all Creek cultural products into their own. In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 kind of Peripatetics with a clear Greek trait was introduced into academic system of Muslim intellectual research. In this movement as a key figure, Ibn Rushdi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in defending the reason and justifying Greek philosophy and accelerated greatly the coming of the Renaissance. Ibn Rushdi’s philosophical thought represents the main trend of Arab philosophy in Medieval tim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ligion and the philosophy therein and it also indicates the effort made by Muslim philosophers for reconciliation of the religion with philosophy.

        Key words: Arab Peripatetics,  Ibn Rushdi,  reconciliation 


        西元七世紀,隨著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興起,一種追求知識的風尚和開發理性的精神一度在接受了伊斯蘭教後的穆斯林中間逐步盛行。不久,阿拉伯人便在科學、文化、藝術領域取得了舉世注目的成就,創造了具有濃郁伊斯蘭色彩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中東地區因之出現了一派繁榮的文化景象,中世紀阿拉伯的天空也因此格外燦爛耀眼,堪與盛唐時期的中國相媲美。

        理性的復蘇和求知精神的感召,使阿拉伯人用短短二百年的時間將希臘人數世紀的科學文化成就轉化成了自己的東西[2],湧現出了一批自己的醫學家、天文學家、化學家和數學家。在哲學領域,一種具有希臘文化色彩的阿拉伯逍遙派哲學便出現在穆斯林的學術體系當中,這不僅豐富了穆斯林哲學與文化的內含,而且還拯救了瀕臨滅絕的古希臘文化遺產,為後來歐洲文藝復興和現代西方哲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3]。

        阿拉伯逍遙派哲學自鏗迪(約西元801—873)發軔,由法拉比(約西元870—950)和伊本·西那(西元980—1037)等人的大力發展,達到頂峰,再到伊斯蘭的權威安薩里(西元1058——1111)提出猛烈抨擊而在穆斯林東方一蹶不振,逐步衰落。然而,它卻在穆斯林西方——安達魯西(西班牙)奇跡般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湧現出了一批影響東西方思想界的哲人,其中尤以伊本·如什德最為突出,成績卓著,被稱為「阿拉伯逍遙派哲學集大成者」[4]。

        伊本·如什德全名叫艾布·沃立德·穆罕默德·本·艾合麥德·本·穆罕默德·本·艾合麥德·本·如什德,在西方世界以「阿威羅伊」被人熟知。他於西元1126年出生在安達魯西科爾多瓦的一個宗教學術世家。他爺爺曾是科爾多瓦的法官,據說還做過安達魯西的總法官,著有一部流傳至今不朽的教法學名著《關於法律的意見》[5],在當時的安達魯西和北非一帶享有極高的學術地位。伊本·如什德的父親也擔任過科爾多瓦馬立克學派的法官,雖不如他爺爺那樣有名,但作為一位著名學者的兒子和後來一位偉大哲學家的父親,前後的榮耀足以使他聞名遐邇了[6]。伊本·如什德自幼承襲家學,學習教法和宗教哲學,並師從當時在安達魯西最有名的醫生學醫。1153年,他來到北非穆瓦希德王朝(1130年—1269年 )的首都馬拉庫什,對那裡盛行的邏輯學、數學及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發憤鑽研,並逐步出名。後由安達魯西另一位年紀稍長的哲學家伊本·圖斐利的引見,接識了北非最熱愛學術和科學的哈裡發艾布·雅古蔔·優素夫(1184—1199年在位),得到了他的賞識,從而踏進了宮廷,為哈裡發解答亞里斯多德哲學中的疑難問題。伊本·如什德從此官運亨通,地位一路飆升,在宮廷作哈裡發的老師和親隨,並於1169年擔任塞維利亞的法官,兩年後晉升為科爾多瓦的總法官,還于1182年任命為宮廷御醫,隨意進出宮廷。最後他又被調回科爾多瓦,任大法官之職。然而,伊本·如什德生命的最後幾年,遭遇卻與他前期的榮耀形成巨大的反差。器重他的那位哈裡發於1184年不幸去世,由他兒子曼蘇爾繼承哈裡發職務,後者的學識和膽略遠不如他父親的,從而讓敵視哲學的人乘虛而入。曼蘇爾起初對他恩寵有加,可經不住一群嫉妒者的誹謗,他們大加抵毀伊本·如什德,控告他離經叛道,散佈「流毒」。曼蘇爾的態度從此驟然大變,先撤了他的職,進而把他放逐到臨近科爾多瓦的猶太村莊,不許他離開那裡,並下令將其書籍全部燒毀,還在各清真寺的演講中詛咒他的名字。幸好這場災難只持續了四年,曼蘇爾清醒過來,儘快遏制了這種風氣。風波平息以後,哈裡發又與他重歸於好,恢復他原先的職務。不幸的是,伊本·如什德在名義恢復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時值西元1197年,享年72歲。

        伊本·如什德一生勤奮好學,精通多門學科,如教法、教義學、哲學、醫學和天文學,並在每個領域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成績最突出的還是在哲學方面的貢獻,著作等身。他幾乎解釋了亞里斯多德的所有哲學著作,並且在此基礎上展開了創造性的發揮,還評注了柏拉圖和波菲利的部分著作。他的流傳下來的作品,僅哲學和教義方面的就有118種,其中許多著作被譯成了希伯萊文或拉丁文[7]。他的思想在13世紀被介紹到歐洲以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迅速形成了「阿威羅伊主義」,成了進步思想家與湯瑪斯主義進行鬥爭的有力武器,極大地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的到來[8]。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TAG: 丁士仁 人物 哲學 逍遙派 阿拉伯
頂:272 踩:25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139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8 (1354次打分)
【已經有2653人表態】
752票
感動
605票
路過
609票
高興
68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