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暴力與恐怖的源泉-伊斯蘭之光

頁面載入中...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 > 國際

以色列:暴力與恐怖的源泉

以色列的隔離牆

以色列政客的日常,就是抨擊巴勒斯坦人民。幾乎每一天,不論是否有衝突事件發生,以色列政客都會無理而又無情地批判巴勒斯坦。

就在不久前,以色列農業部長烏裡•阿裡埃勒(Uri Ariel)就發出呼籲,希望以色列軍隊能夠加大對加沙地區巴勒斯坦人的打擊力度,他希望見到更多的傷亡事件。

阿裡埃勒說:“橡皮彈、煙霧彈、催淚彈有什麼意義呢?他們不會因此而受傷,我們是時候看到一些傷亡事件了。”

就在阿裡埃勒發表此番言論之前,整個以色列政界都在惡毒抨擊一個名叫阿希德•塔密密(Ahed Tamimi)的女孩。塔密密被捕時年僅16歲,在一次以色列突襲行動中,她掌摑了一名以色列士兵,此前一天,以色列士兵開槍射中了塔密密表弟的頭部。

一貫以極端言論著稱的以色列教育部長納夫特利•貝內特(Naftali Bennett)就曾公開表示,包括塔密密在內的所有巴勒斯坦女孩都應該被判終身監禁。

以色列著名記者本•卡斯皮特(Ben Caspit)提出,塔密密之流應當受到更為嚴厲的處罰,他甚至表示這些巴勒斯坦女孩應當在監獄裡接受強姦。他說:“對於巴勒斯坦女孩,我們應當讓她們明白反抗以色列的代價,我們要讓她們在暗無天日的黑牢裡終老病死。”

然而,比這些言論更加令人驚奇地是,此類言論一直以來都層出不窮。換言之,在以色列政府長久的暴力鎮壓歷史中,這種言論只不過是一種古老思想體系的延伸與延續。

毋庸置疑,阿裡埃勒、貝內特、卡斯皮特等人的類似言論並非屬於特殊時期或衝突時期的暴怒,而是過去70多年間以色列政界對巴勒斯坦人態度的縮影。的確,自以色列建國伊始,針對巴勒斯坦人的殺戮與監禁就成了常態。

時至今日,暴力依舊是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人的首要手段。以色列歷史學家伊蘭•帕佩(Ilan Pappe)認為,以色列的所作所為甚至已經超越了種族滅絕罪。

縱觀以色列的歷史,以色列政府滅亡巴勒斯坦的野心從未改變,至於那些表面上的變化,也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渲染。早在以色列建國之前,猶太複國主義軍事武裝就對巴勒斯坦人民發起了數次屠殺行動,1948年,隨著以色列國的成立,這些極端武裝隨即成為以色列正規軍,原本屬於恐怖分子的軍事領導人也搖身一變,成為以色列國的領導人。

自始至終,以色列都充斥著血腥與暴力,以色列國的成立前後,更是極端暴力的頂峰。此前,猶太複國主義者很多極端思想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而以色列的建國,將這些理論化為了實踐,其結果自然是令人驚駭的。

巴勒斯坦歷史學家哈吉(Haaj)是研究巴勒斯坦“災難日”的專家,對於以色列的前世今生,他如此說道:“以色列政府的策略,就是孤立巴勒斯坦族群,採取各個擊破的措施,以村莊為單位逐個打擊巴勒斯坦人,通過這種恐怖且持續性的屠殺,猶太複國主義者將無數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境,進而佔領他們的土地。”

現年85歲的哈吉先生是以色列侵略史的見證人,70多年前,年僅15歲的他目睹了猶太複國主義極端武裝哈迦納(Haganah)在巴勒斯坦村莊Beit Daras的大屠殺。這場大屠殺不僅讓Beit Daras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受盡苦難,周邊很多地區的巴勒斯坦人也聞風喪膽,被迫選擇逃離。

哈吉指出:“臭名昭著的Deir Yasin屠殺事件開創了以色列暴力侵略巴勒斯坦領土的先河,很快,猶太複國主義者在其他巴勒斯坦地區都複製了這種暴行。”

彼時,針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清洗基本源自若干猶太複國主義極端武裝組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哈迦納組織,該組織也是猶太事務局的主要軍事力量。

在以色列建國以前,猶太事務局在英國當局的支持下,扮演著猶太政府的角色,而哈迦納則屬於該局正規軍。

然而,哈迦納並非唯一的猶太複國主義極端武裝。另外兩個主要武裝力量是伊爾貢(Irgun)與萊希(Lehi)。伊爾貢是以色列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恐怖武裝之一,該武裝曾對英國當局發動一系列炸彈恐怖襲擊,暗殺英國官員、謀殺英國軍警及公務員,大肆殺戮阿拉伯平民,而萊希則是伊爾貢的延伸。

在恐怖頭目梅納赫姆•貝京(Menachem Begin)的領導下,僅伊爾貢就殘忍殺害了逾3000名巴勒斯坦平民,以及包括英國駐中東公使在內的100多名英國人。

貝京在其備忘錄中寫道:“告訴士兵們,你們的攻擊與勝利創造了以色列的歷史,請你們繼續戰鬥,直到最終的勝利。我們將不斷向他們發起衝擊,造物主啊,你選擇了我們,請讓我們獲得勝利。”

可怕的是,貝京甚至將此類大屠殺稱為“輝煌的勝利”。

近三十年以後,曾經的恐怖頭目卻成了以色列的總理。貝京在任期間,以色列政府加大了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侵佔與竊取,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地區,對黎巴嫩發動侵略戰爭,並於1982年發起了Sabra和Shatilla大屠殺。

除貝京外,還有很多恐怖組織頭目逐漸轉變為以色列政客,他們全都在以色列政府身居要職,其中包括貝京的繼任者,伊紮克•沙米爾(Yitzhak Shamir)。

1941年,沙米爾曾因恐怖主義罪行遭英國當局囚禁,1987年,當選以色列總理之後,沙米爾曾下令對一次和平遊行發起軍事清洗。

因此,當我們看到阿裡埃勒部長、貝內特部長之流大肆發表此類極端言論時,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他們只不過扛起了前輩極端分子們的恐怖大旗,繼承了他們的遺產。

我們必須明白,從根本上支配以色列政府的,依舊是暴力與恐怖思想。

------------------ 

葉哈雅譯:

http://www.islamicity.org/14032/in-words-and-deeds-the-genesis-of-israeli-violence/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