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伊斯蘭之光 >> 主頁 >> 教法與律例 >> 節日與禮俗 >> 詳細內容 在線投稿

從穆斯林也過我國傳統節日看伊斯蘭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馬文敬    作者:馬文敬
熱度6991票  瀏覽916次 【共0條評論】【我要評論 時間:2013年12月20日 11:48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尊敬的穆斯林教胞們:賽倆目!

隨著時代的變遷,穆斯林大眾對教門認識的渴望程度越來越高,一個特別值得慶倖的事是很多青年人也逐漸熱衷於我們的教門,人們的物質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精神生活極大豐富,年輕人的注入使我們的思想開始越來越活躍,現有的生活水準和精神世界的內容已經不能滿足一些人的需求,人們不再為衣食住行發愁,思考的是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質,人類之間的空間距離越來越近,地球僅僅變成一個村,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朝夕相處,走到哪都牽筋動骨,彼此相互影響,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日常生活隨處可遇。比如穆斯林能否和我國其他民族的同胞一樣,共同歡度春節等傳統節日這件事就一直讓很多人糾結的問題。從大的意義上講,這個問題折射出的是穆斯林怎樣看待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的問題。如果能那麼怎麼能,你要說出道理來,如何不能又是因為什麼,你也得說出理由。你必須要拿出有力而且讓大家信服的道理,要讓人們真正心服、口服,最後才能信服。下面談談我個人的觀點,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第一、我國傳統節日的由來

我們大家首先瞭解一下我國幾個傳統節日的由來。

 一是春節。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有很多。除夕守歲是最隆重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了。

二是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很多,在漢代初具雛形,與漢武帝和漢文帝都有聯繫。漢文帝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確定這一天為元宵節。

三、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基本相同,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大多認為是紀念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投江一事演變而來的。

四、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我國各地民間對八月節的傳說很多,但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大江南北基本是相同的。

第二,當今我國人民對傳統節日的認識

這些節日的由來都是與崇敬神明、祭拜祖先、驅魔逐鬼有關聯,這都是幾千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對這些節日的由來是反映祖先那種對人、對物、對神明的崇拜心理和精神的理解越來越淡化了,而逐漸轉變成在某個時期具有特定含義的、固定的日子,於是它變成了大多數人全家團聚、家人團圓的符號,親朋好友互相串門走動的理由,孝敬老人的機會,鼓勵孩子成長進步的時機,這樣可以增加骨肉近親的親情,朋友同事的友情,左鄰右舍的感情。

第三,我國穆斯林先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

從歷史上看,自從我們穆斯林先民們踏入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那一時刻,就有意無意地接受了中華文化和習俗,並且逐漸地融入到中華民族之林。在欣然接受了漢族等其他民族的一些習俗的同時,我們也逐漸把一些已經放棄的“母語”、“母服”(阿拉伯語、波斯語和兩民族等服飾)與其他民族文化相協調,使用漢語,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服飾。儘管如此,我們內心深處的 “伊瑪尼”信仰的根沒有丟棄。這也是1400多年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穆斯林能夠融入並紮根于華夏沃土的主要原因之一。“你們尋求知識,哪怕遠在中國。”源於聖訓的教誨,我們的先祖們,不遠萬里、跋山涉水來到了中國,開闢了又一個廣大的天地。

從這些節日的飲食上看,在元宵節、五月節、八月節,我們的先民們也都吃元宵、包粽子、做月餅,但是我們製作出來的食品是含有清真元素的,比如清真元宵、清真粽子、清真月餅,有我們的特色;在春節、除夕也就是臘月三十和正月初一,我們的先民們不包餃子、不吃餃子,只做米飯、饅頭、炒菜、燉菜,而初二才可以包餃子、吃餃子,這與漢族的習慣既有相同這處,也有不一樣的地方,這是先民們1400多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採取的“和而不同”的生活方式。

隨著國家政府把這些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就意味著它已然成為國家的一種風俗,集體習慣,我們穆斯林自然也脫離不了這個大環境,比如春節前期間,天南海北的人們都要趁著春節假期,不遠幾千里,甚至上萬里路回家團聚,我們也期待利用這個時期與家人團聚。另外春節前後也是最大的消費階段,各種商品應有盡有,日常物資特別豐富,每家每戶都可能要增添自己適用的家居用品。再比如,奧運會起源于古希臘,許多習俗都定為現代奧運會的儀式,“聖火”的採集與傳遞等等都已被世界認同,穆斯林國家也參加這個國際性的體育盛會,那些原來帶有民族宗教色彩的習俗,現代只是成為了一種儀式,早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了。穆斯林國家也舉辦過奧運會,當卡塔爾王子騎馬射箭點燃了杜哈奧運會的聖火之時,證明了這些儀式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因為它並沒有損失其他人的信仰。還有煙花爆竹,它起源於我國對“年”的傳說,原來是用作驅魔逐鬼用的東西,現代卻成為世界各地喜慶節日用的祝盛載體,沒有人會想到它最初的起源。還有穆斯林結婚習俗,也都是結合了當地所在民俗習慣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習俗了。

第四、當今我國穆斯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確觀點

 “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49:13)真主將人類分成不同民族,以便各民族間做到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溝通,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我國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上都保留著本民族原有的風俗習慣。回族是憑藉伊斯蘭而紮根於中國這片沃土逐漸強壯起來的民族,有別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其他幾個民族和漢族,我們的所有民族習俗基本源於伊斯蘭教傳入時所在的區域的民族習俗,也不完全是伊斯蘭教法的規定。再加上1000多年與漢族等民族的融合,就都帶有了其他民族習俗的色彩。例如:在新疆的回族人就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的習俗;在藏區的回族人就有藏族的習俗;在蒙區的回族人就有蒙古族的習俗;在東北的回族人就有滿族、朝鮮族的習俗;而在內地的回族人也有些當地漢族和其他民族的習俗。這就是由於我們散居民族的特點決定的,這些特點在大分散小集中的回族群體中更為突出。寧夏、甘肅、青海的回族,受當地其他民族的影響,其文化也有一些獨特之處,比如回族歌曲“花兒”就源於西北民歌。

朵斯提們,只要我們把認主獨一的信仰端正,沒有舉伴真主就可以了,只要我們只崇拜真主,不崇敬其他的人和物就可以了。現代的除夕之夜,大多數的中國人不也只是為了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才熬到半夜的嗎,幾千年前的那些特有的內涵已經沒有多少人去注意了,保留下來的是歡樂、團圓、喜慶的訴求。因此,我們不要去糾纏這些是否符合伊斯蘭教法理。認真研究中華傳統節日能不能過,沒什麼意義,只要我們內心堅信真主,我們同樣可以利用這些生活的調解符,去與家人團聚。同時,我們也可利用這難得的相聚日子,讓我們彼此更團結,更堅信和平友愛的思想,並把我們的思想精華傳遞給他人,讓伊斯蘭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適應,進而,在保存我們固有的民族宗教的內涵基礎上,能與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相結合,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貢獻,讓伊斯蘭文化在中華大地上能夠更加燦爛輝煌,這也是我們穆斯林的心聲。

阿敏!

【德惠市清真寺阿訇 馬文敬】


感謝流覽伊斯蘭之光網站,歡迎轉載並注明出處。
頂:261 踩:28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6 (139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6 (1449次打分)
【已經有3603人表態】
930票
感動
880票
路過
856票
高興
93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發表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復【已有0位網友發表了看法】